陈雨桐站在国际人工智能伦理峰会的讲台上,她的发言被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。
『共情算法』的情感计算模块仍处于严格控制的临床试验阶段。她对着全球镜头,郑重展示防辐射盒里那枚流淌着柔和蓝光的液态芯片。
目前在北京、上海的临终关怀病房,我们正利用志愿者提供的脑电波样本,训练首批『心灵回声』临床辅助单元。
讲台侧方的全息屏同步分屏。左侧跳出的是泛黄的、带有绝密印章的实验档案扫描件:
23Hz 跨模态共振理论(特斯拉谐波耦合效应):
当机械振动源(如服务器风扇)、电磁脉冲源(如智能电表)与人类脑电波β频段(21-23Hz)达到精准同频谐振时,将激发局域量子隧穿效应。
——此为突破冯・诺依曼架构经典计算局限,实现类脑混沌跃迁的关键物理基础。
档案附带的照片中,年轻的张伟正全神贯注地用示波器检测着一台编号 K7-0423 的服务器风扇。背景墙上贴着陈雨桐常用的一张便签,上面画